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赴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
教学实践活动纪实(1)
——边疆情怀
西安交通大学 淮若溪
Chapter 1
入藏
八月六日一早,我们一行九人从西安北站踏上了进藏之路。有人戏称“出国容易进藏难”,这是因为西藏地势独特,具有海拔高、路程远的特点。确实,我们先在西宁中转时经历了火车晚点两小时的焦灼等待,之后在青藏线逐步上升的海拔中又感受到了头痛头晕的高原反应,但这丝毫不能减少我们对此次拉萨交流之行的热情,或许这就是“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吧。
Chapter 2
校史馆参观
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鲁定中路,毗邻罗布林卡,东距布达拉宫3公里。
学校创办于1962年,是在对印自卫反击战的硝烟炮火由谭冠三将军、张国华、张经武等将军联合签名创办。拥有56多年“红色基因、军人传统”的办学历史,其创立初衷是为了满足驻藏部队干部职工子女教育需求,巩固边防、稳定部队、解除部队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八一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12年一贯制学校,也是全军五所规范化子女学校之一。
校史馆一行使得我们对八一校的红色传统与悠久历史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老一代革命前辈们勇敢战胜高原反应、驻扎边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也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军委对驻藏部队广大官兵、职工、家属的亲切关怀。这是身处内陆所不能感受到的边疆情怀。
Chapter 3
教学部领导接待

在我们到达拉萨的第二天,八一校领导们一大早便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充分表达了对我们交流队伍的欢迎,肯定了我们西安交大同学利用暑假前往西藏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树立目标的实践活动。
校领导特别关心了我们的高反情况,为我们介绍了大昭圣水帮助我们适应拉萨的海拔。总务处刘主任、德育处马主任等老师在得知床板凹凸不平这一情况后,提出为我们准备被褥,叮嘱我们晚上天凉要预防感冒。教务处覃主任、教科研代主任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学生的现状,指导我们制定了进班方案,包括大学介绍、目标树立、学法介绍、专业介绍等,另外考虑到藏区文理学生比接近三比一这一情况,特别提出希望我们能够多培养学生们对理科的兴趣这一要求。
经过此次见面沟通,我们实践团队和八一校方确定了可行性较高的支教日程。
Chapter 4
第一次进班

这是讲座后我们的第一次进班,我来到了高二理科班。这里的孩子们很热情,话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欢迎与高兴。班长周曹杨同学就班级情况做了大体介绍,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1)破冰活动: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展开了破冰活动。
破冰以时间规划活动展开,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以长纸条作为自己的一生,撕去已经度过的部分及死亡后的部分,对剩下的可以奋斗的年份进行规划思考。第二,以扇形图作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先后涂去睡觉、吃饭、锻炼、娱乐等时间,考量自己对时间的安排与利用情况。基于这两个游戏,孩子们对时间规划有了粗浅的概念。
可以发现,他们缺少这方面的教导与训练,所以浪费了大量时间。在此基础上,我引入了事件的分级规划、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孩子们对此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与学习兴趣,并在紧接着的测验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学习能力。
Chapter5 数学学习分享

事实上,我尽管曾经也玩过这个游戏,却从未站在活动组织者的角度一次性体验这么多人对时间的低效利用,很高兴有机会来到这里,这不仅仅是我为孩子们带来的新鲜视野,同样是孩子们给我上的时间管理课。
2)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我邀请孩子们谈了谈自己对未来的想法:是否有想要做的职业、是否有理想的学校与专业、是否对未来十年有一定的规划。
在这一环节中,与想象不同,很多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或许这梦想不同于大多人眼中的远大理想,但这种明确自己想法并愿意为之坚持的态度深深地触动了我。但是,尽管他们大多有着自己的想法,却由于种种原因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尤其是,在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这一点上明显认识不足。对此,我邀请几个孩子谈了他们的梦想,并依照我浅薄的阅历与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有孩子想要去练篮球,我鼓励他好好学习考出西藏,才能有机会接触更为专业的训练。我希望,通过我的简短介绍,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一些新的视野,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动力,树立走出西藏去见识大千世界的目标。
其次,在我们的调研中,大量同学对科目有自己的偏好,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对老师的偏好,这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普遍,我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时期。究其原因,学习的动力并非为自己学习,而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就希望得到其夸奖、厌恶这个老师就不想听课类似的情绪。我专门针对孩子们普遍有所反感的科目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故事等,并通过一些学科前景及应用的介绍鼓励他们放下成见,建立个人意识。

鉴于我是数学专业的学生,兼之孩子们对数学的怨言较大,我承担了数学学习分享讲座的任务。
讲座由以下四个板块组成:数学之美、卷面分析、错题处理、应试技巧。
○数学之美旨在唤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们知道高中数学对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显得比较困难,而畏难情绪正是数学学习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高二学生比高一学生对数学更强烈的抗拒情绪也能说明这一问题。考虑到孩子们正值青春期这一懵懂年纪,我选用了数学系学生浪漫的告白方式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进而我借用游斯彬在《我是演说家》中关于数学之美的演讲,声情并茂地谈论了何为数学:数学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密钥,是国防科技的护盾,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
○在卷面分析中,我讲了自己关于知识点分析及卷面分值分析的经验;在错题处理中,我展示了自己的错题本,并基于此介绍了如何用好错题本如何在考前复习数学等应试技巧。在孩子们的反应中,可以说年级越低反响越好,或许这就是我们来此的意义吧,帮助他们避免走入畏难、得过且过、人云亦云的误区,不说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但至少在这个信息时代不会因为数学太差而落伍。
Chapter 6
总结

支教虽短,却带给我了无限思考。
来到西藏,感受边疆情怀;来到藏区,感受风土人情;走进课堂,感受质朴初心;聆听故事,感受人生喜悲。这是为孩子们带来新鲜视野的支教,也是为我们这批大学生带来社会思考的暑期实践。援藏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与我校西迁精神相呼应的力量。
我衷心期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相互成长,问民族之梦属谁兮——还看吾辈今朝也。
END